十三香清真调味品的产生,得益于中华五千年的饮食文化中“衣食同源”、“药膳同源”的历史沉积,发扬于驻马店这块自古就有“天中”之称的中原宝地。十三香调味品源于400多年前的开封兴隆堂,成熟于二十世纪40年代,最终批量生产80年代。
明朝时候,王家祖上在开封府做官,后因那时官场混乱,局势动荡不安,自己又生性耿直,得罪于权贵,不得不离职而去因其精医术、明药性,于是在开封府寺后街开了一家药铺,专营草药、香料,为药铺起名“兴隆堂”,以行医为业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多年的风风雨雨,兴隆堂一代代传承下来,并形成了多种独有的秘传药方和药膳配方。
“兴隆堂”传到清末时,因战乱四起,王家一家人被迫关闭药铺,流落外地,最后落户于开封通许县玉皇庙乡,这时一家人虽不再行医,然而祖上的一些药方(秘方)并未从此失传,通过几代人的口述秘传下来,到了近代王玉山(王守义之祖父)时所存祖上秘方已经不多,王文学又从其父亲王玉山处继承了祖传秘方。王文学发现祖上传承下来的秘方中,有一种药膳秘方调料,在当时看,这个秘方也是生活中最有实用价值的。所以他当时就以这种祖传药膳秘方为基础,容纳中国传统调味、食疗保健理论,结合中华烹调之精华,针对秘方调料进行深入研究,结合各种中药材香料的特点、药性和食疗作用,把配料分出了主香、辅香、导香、定香几类香型,经过几年的努力,不断地反复实践调配,初步成熟。王文学先生平时配了调料自己使用,逢年过节时送亲戚和街坊四邻一些,很受亲戚四邻的欢迎。
本世纪三十年代,黄河花园口决堤后,王家家园倾覆,流离失所。因家中子女多、生活艰难,迫于生计,王文学老先生就带领全家,配置这种调料,在北至石家庄,南至驻马店之间进行销售。当时,市场上销售的调味料都没有外包装,只有广西生产的“五香粉”用纸袋包装。王文学先生的长子王守义先生从父亲这里继承了这种祖传秘方后,为同其它的调料区别开来,又考虑到这种调料是由多种中药材香料配制而成,又有解膻提鲜、去邪压腥、香味浓郁的特点,给它取个与众不同独特的名号叫做“十三香当时的“十三香”调味料用纸包包成小包,每包都盖上刻有“十三香”的四方印章和“王守义”自己的印章。盖了印章就有了字号,可以包退包换,信誉有了保证。通过这种经营方式“十三香”很快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
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,由于在驻马店这种调料销售情况特别好,为了生计,王守义老人带着全家来到了驻马店市定居下来但没有经营数年后,政策变了,开始进行所谓的“割资本主义尾巴”,不准经商,王守义先生就只好暂时停止了经营。80年代初期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全国,王守义的次子王银良和父亲商量重新把“十三香”做起来。当时王守义先生已60多岁了,再加上子女都有固定的工作,不太同意让干。后在次子王银良的力争下,多次做父亲的思想工作,王守义老先生才勉强同意,于1984年申领了营业执照,正式成立了十三香厂,在驻马店“二七广场”摆摊销售十三香。他们父子还是按照过去在老家时的方法来经营,用纸包包装盖上“十三香”四方印章和“王守义”印章,并标明是清真调味品,以一角钱一包的价格出售。由于十三香清真调味品王守义父子坚持以“童叟无欺”、物美价廉、取信守义的经营之道,采取薄利多销的办法,使本小利薄的生意越来越红火,短短一年中就使人们再次接受了“十三香”这个品牌。1985年初,由王银良精心设计出来了十三香公司独创的、新颖的精品包装盒,并特别选定了“十三香”三个字的字体和字形,放在包装盒正面显著位置,作为十三香清真调味品的主要标识。至此十三香调味品又以新的形象迅速推向了市场,当时市场上只有纸袋包装极其简陋的“五香粉”销售,但十三香却以包装新颖、口味独特、物美价廉的优势,打开和占有了市场。王银良在尝试把外观设计的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大受欢迎,初战告捷的基础上,又把十三香以“龙亭”、“兴隆堂”牌商标在国家商标局注册成功,把企业带上了稳健发展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