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北京酱园中哪家历史最久,名声最响,还得说“六必居”。
关于“六必居”名号的由来,传说当真不少。一说,“六必居”最初开业时有六人入股,有人提议叫“六心居”,可转念一想,六心岂能合作,便在“心”上加了一撇,成了“六必居”。二说,此店原是个酿酒作坊,而酿酒讲究“黍稻必齐,曲种必实,湛之必洁,陶瓷必良,火候必得,水泉必香”,故称“六必”。三说,小店最初经营食计,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“柴米油盐酱醋茶”,可经营茶叶得投大本钱,谁都负担不起,于是七去其一,是为“六必”。
时至今日,究竟哪个说法才是真的,连“六必居”的老人们自己也弄不清楚。大家只知道,“六必居”始于明嘉靖九年(1530年),至今已有487年的历史。它不仅是普通百姓的家庭常备之品,还在国宴上大出风头,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、营养保健价值和品牌价值。
六必居的酱菜之所以出名,与它选料精细、制作严格分不开,其酱菜的原料也都有固定的产地。比如做黄酱,得特选北京通州区永乐店等地产的油性大黄豆;做甜面酱,就从河北省涞水县高价购进黏性大的小麦;做糖蒜,要用长辛店产的六瓣白皮蒜;酱制酱包瓜,专用永定门外小红门培育的“八道黑”香瓜……小小酱菜如此长盛不衰,奥秘就在于此。
“市场上一些酱腌菜产品用食品添加剂腌制,两三天就做好上市。可六必居不行,因为我们遵循古法酿制,光发酵一个环节,这点时间就不够。”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忠告诉记者,老字号的发展,关键要做好传承和创新。传承有两个重点,一是要传承诚信经营的理念,二是要传承精益求精的精神,也就是工匠精神。创新则着重四个方面,一是要创新产品,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;二是要创新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;三是要创新生产工艺技术,实现智慧制造;四是要创新管理机制,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,不断提升精细管理水平。
靠着一瓶瓶微利销售的酱腌菜,厚德务实的“六必居”成为全国酱腌菜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。如今,其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全国各地,产品更是远销日本、澳大利亚、新加坡、美国及欧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。这些色香味俱全,安全又美味的小酱菜,正在成为“在世界代表中国,在中国代表北京,在行业代表安全,在酱菜领域代表美味”的舌尖传奇。